從一粒老鼠屎 到一鍋老鼠屎

1980 年代初期,藝人高凌風所主持的「臨風高歌」,是華視當紅的綜藝節目,該節目甚至在 1983 年為華視贏得「最佳綜藝節目」金鐘獎。

高凌風的才藝和魅力使他成為很有觀眾緣的藝人,但他可能也是台灣第一位國語發音不佳(錯別字也多)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現在您也許不覺得高凌風國語不好,那是因為已經有更多發音更差的人冒出來了,相形之下,高凌風的國語並不顯得特別差。但在當年,廣播、電視節目的主持人發音都很標準的環境下,高凌風的國語真是有些刺耳的呢!)或許是臨風高歌的「成功」──如果單就商業利益考量的話──「啟發」了電視媒體的主管們:國語不好的人,一樣可以主持節目,而且還大受歡迎。於是,後來便有越來越多國語發音不佳的人,在電視上大行其道。


「後高凌風時代」的來臨

如果「臨風高歌」節目可以視作一個關鍵性指標的話,那麼「後高凌風時代」台灣的電視媒體,便開始進入了一個媒體「守門人」機制鬆動的時代:只要會搞笑、有觀眾緣,任何人都可以主持節目──那怕咬字發音再爛,都無所謂,反正沈默的大眾只要開懷一笑,就忘了你在強姦他們的耳朵!(Don't take it personally! 我不是在批評高凌風,事實上,真正該受指責的,是那些枉顧社會責任的媒體主管們。)

但「後高凌風時代」初期,媒體的語文污染規模大致上只限於電視綜藝節目;廣播媒體仍相當潔身自好,而電視新聞記者的發音,仍維持一定的水準。


頻道大增, 飢不擇食

1990 年代,一方面由於「後高凌風時代」不注重標準音值(phonetic value)的習氣日漸發酵,二方面由於廣播、電視頻道的開放,電子媒體的頻道暴增後,釋出了大量的視聽媒體工作機會,於是,原本「守門人」機制較為嚴謹的電視新聞,也開始出現了咬字發音和語文程度都大有問題的記者、甚至是主播;而廣播頻道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國語發音不標準的人在主持節目。


「後高凌風時代」的孩子長大了!

大概是 2003 年年尾吧,有一次我撥電話去中視新聞部,糾正他們新聞中一個錯誤的字音。電話那頭傳來的,像是周立里小姐的聲音;她一方面告訴我會轉達相關人員,一方面問我:「先生,您哪裡啊?您的國語說得好正啊!」接著她告訴我,現在招考記者時,幾乎找不著國語發音標準的新人了!

報應來了吧!現在各台招考的新人,都是在「後高凌風時代」長大的孩子,他們從小接觸的便是音值標準混亂的視聽媒體,長期濡染之下,語音認知必然是混淆不清的。不要以為學校的老師能抵擋媒體的龐大力量,就算老師極力糾正學生的發音,但大多數學生回家看了電視之後,又會被誤導了,而且基本上,多數人都會將媒體的發聲當作是可信靠的標準。更何況老師也是閱聽人啊,老師的咬字發音一樣也會受媒體影響的!

過去在語音認知上受到污染的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投入了視聽媒體工作,「反饋」原本污染他們的大眾傳播媒體;而這樣的媒體,又以更可觀的規模,繼續擴大對我們語文環境的污染。

事實上,語文環境污染造成的問題,不僅止於語文層面。何懷碩教授說:「語文即思考。」真是一點也不錯!現在我們在各電視台新聞中,不僅可以聽到記者將「如果」說成「爐果」、「緝私」發音成「棄屍」;甚且會發覺許多記者的思考、判斷能力和各方面的識見,都不足以勝任記者的工作。例如,2003 年 8 月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就有記者對全國觀眾說:「地球上只有今天才能看得到火星。」更有許多記者在報政治新聞時,將任何爭議都說成是「口水戰」。照這些記者的邏輯來看的話,檢方和辯方的論辯也都成了「口水戰」了!

認真思考一下上述的問題,你會發現我們身處的環境有多險惡!全台灣二千多萬人,竟然是由語文、邏輯思考能力如此薄弱的一群人在幫助、引導我們形成對社會的認知!在今天這樣的傳播時代,媒體的墮落,遠比政治的腐敗更可怕。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