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興地走了。」
「風輕輕地吹。」
「她滿意地笑了。」
以上句中的「地」字,許多人以為要讀作「˙ㄉㄧ」,真是大錯特錯!請注意,「地」字的本音(ㄉㄧˋ)輕化之後讀成「˙ㄉㄧ」會在以下情況中出現:
「土地公、土地婆多保佑啊!」句中的兩個「地」字讀其本音,而且可以輕讀。(此時「地」字具有其本義--土地的意思)但「地」字用作結構助詞,結合前面的修飾語形成副詞,來修飾後面的動詞時,則不能理解成是把「地」字本音輕讀,因為這其中的「地」字不具備它原本的字義,自然也不讀其本音。
其實,高興「地」 也可以寫成 高興「的」。如果你要把「風輕輕地吹」寫成「風輕輕的吹」也可以,因為二十世紀的新文學運動以來,用「地」字來書寫口語中的「的」字,純粹只是為了區別文法上的詞性。原本口語中說:「他高興˙ㄉㄜ走了。」自是理所當然,現代文學中寫成「地」字以後,不能改變它在口語中的發音,所以「地」字作結構助詞,用以形成副詞時,應該唸「˙ㄉㄜ」。
傳統中文構詞法,不會為了區別詞性而結合不同的詞素(morpheme)。現代文學受西洋影響,有了區分詞性的觀念:
形容詞:快樂的 (happy) → 快樂的結局 (a happy ending)
副 詞:快樂地 (happily) → 快樂地唱歌 (to sing happily)
這種形容詞修飾名詞、副詞修飾動詞的觀念,在現代中文裡,用「的」、「地」來區別,原本是沒有必要的,所以「快樂地」也可寫成「快樂的」,而不論怎麼寫,都讀成「快樂˙ㄉㄜ」。另外,「底」字用作結構助詞,放在名詞或代名詞後面,表示「所有」關係時,也相當於「的」字,所以讀音同樣是「˙ㄉㄜ」。
eg. 我底書、他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