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麥,你對對了嗎?
2016-10-25 by Marvin
錄音工程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即便僅僅聚焦在單一人聲收音的「對麥」這件事情上,我們至少得先弄清楚:使用的是何種麥克風?在什麼樣的空間收音(其聲學特性為何)?收音對象(人)的咬字發音特質及播音技巧如何?這段錄音作何用途?希望取得何種聲音品質?是否需配合特殊的 workflow? 對麥,沒有對不對的問題,只有適不適當、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它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因應不同的環境而採取不同的「策略」。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以偏概全,將某種對麥技巧套用在不適合的環境下,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其一】 隔音、吸音良好的專業環境 在專業錄音室,因為有良好的隔音和吸音空間,同時職業配音員對呼吸和吐字多半有較佳的掌控能力,因此對麥的問題比較單純一些,如果希望收得溫暖、飽滿、富吸引力的聲音,當然就採用 on-axis 的對麥方式,請配音員盡量正對麥克風播音咯!(參見下圖)
錄音室中收錄 Voice Over 的作業,普遍採用靈敏度很高的大型振膜電容麥(large diaphragm condenser mic),配音員嘴部即便正對著麥克風的振膜,但一般在距離 15~20cm 以上的情況下,出現噴麥(popping)的狀況不至於太頻繁。同時,錄音時因為戴著耳機,可以即時監聽自己的咬字發音,一旦出現瑕疵,可以即時發現,立刻修正。 【其二】 隔音不良,且回響較顯著的錄音環境
在一般不是特別安靜的居家環境,或是在 啟明 有聲書錄音間 2017年改裝前 那種回聲比較大的空間錄音,就不能再套用專業錄音室的對麥策略了。相信啟明的錄音志工們應該記得,小牲在課堂上曾用下面這張圖示範我們的對麥策略(依檔案的最後修改日期來看,應該是從2005年以來,小牲的電腦錄音課就開始用這張圖了):
小牲建議各位將麥克風拿偏一點,大約以45°角指向嘴部,並盡可能靠近嘴部(以不噴麥、不發生其他負面效應為前提,盡可能近麥,也許有些人可以保持 3~5cm 的超近距離,也許有些人適合維持在 5~10cm 甚至再稍遠一點)。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如果像在專業錄音室那樣,麥克風依然保持 20~30cm(甚至更遠)的距離,在回聲較大的空間裡,會出現什麼問題:
為了不要錄到太多環境噪聲和回響,我們應該儘可能降低麥克風的收音音量,但如此一來,說話的聲音也小了。所以我們應該嘗試更貼近麥克風,以便錄得較大的說話聲。「近麥」使我們可以將麥克風的收音音量調低,如此一來,麥克風收到的說話聲音量不變(因為我們更靠近麥克風了),但是環境噪聲和回響卻變小了(因為麥克風音量調低了):
這和我們人耳運作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安靜的空間裡,談話對象和我們保持相當的距離,聲音也很清楚(就像在專業錄音室裡)。但遇上比較吵雜的環境時,對方的聲音會淹沒在環境噪聲當中,怎麼辦呢?如果我們將耳朵盡量靠近對方嘴部,就容易聽清楚了!
近麥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副作用是:容易噴麥,唇舌動作聲也會比較明顯。為了減少噴麥,就必須避免正對麥克風吐氣,這就是為什麼建議各位將麥克風以大約 45°角指向嘴部了。至於唇舌聲響比較嚴重的人,就得試著將麥克風退到離嘴稍遠一點的位置了。
近麥還可能造成一個外行人不太知道的副(?)作用:近場效應(Proximity Effect)。當嘴部離麥克風很近的時候,大多數指向型麥克風都會或多或少產生近場效應,就是錄得的聲音當中,低頻部分被強化。其實許多廣播主持人都特別喜歡這種近場效應,因為低頻增強之後,人聲顯得更沉穩而富有魅力。只要聲音沒有變得太晦暗、沉悶,甚至造成字音混濁不清,這種近場效應多半是受歡迎的(那些將麥克風貼在嘴邊,像是要將麥克風吃掉的歌手,估計有一大部分就是近場效應的「愛用者」^_^)。不過,每支麥克風的近場效應都不同,近場效應顯著的多半是大振膜麥克風,振膜口徑較小的麥克風則較不明顯。啟明錄音間使用的 AT9440 麥克風,近場效應似乎也不明顯。 【原理剖析】 如何取決麥克風的距離?
研究聲學、錄音工程的人,經常會提到 "Critical Distance" 這個觀念。以錄音來說,"Critical Distance" 就是:當麥克風與音源(例如播音員的嘴吧)的距離,剛好使得麥克風收得的聲音當中,直接來自音源的聲波強度,等於來自週遭的雜音及反射波強度。
若 mic 與嘴部距離 ≧ Critical Distance,則麥克風收得的聲音當中,Direct Sound ≦ Ambient Sound,這樣錄得的話語清晰度大打折扣,聽者易受空間回聲及雜音影響而難以專注,甚至不舒服。
若想取得乾淨的收音效果,不但需做到 mic 與嘴部距離 < Critical Distance,而且要盡可能拉高 Direct Sound/Ambient Sound 的比值。麥克風所收得的聲音當中,Direct Sound 所占的比值越高,相對地,Ambient Sound 就越容易被人耳的聽感忽略,聽起來,聲音就越乾淨。這就是為什麼在缺乏良好隔音條件,而且回響比較嚴重的房間裡錄音,「近麥」才是王道!
上面的圖解中,麥克風所收得的 Direct Sound 強度和距離間的關係,是一條曲線,而非直線,因為聲波傳遞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小牲所繪製的曲線恐怕還不夠陡峭,但由於手邊繪圖工具有限,只能畫成這樣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美國知名麥克風、耳機製造商 Shure 的詳細解說。好的,說到平方反比定律,我們可以據此理解:如果能爭取到(哪怕只是)更近一點點的對麥距離,對於壓制環境噪音能夠產生多麼大的效果了!
當我們在專業錄音室收音的時候,因為有良好的隔音和吸音條件,因此上圖中的環境音(Ambient Sound)就會降到極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時候,你的 Critical Distance 就很大了,所以麥克風距離遠一點,也能收到乾淨的聲音。相對的,啟明的錄音志工們應該都知道,我們錄有聲書的那五個房間聲波反射有多嚴重,回聲真是夠大的!在這樣的房間裡,上圖中的 Ambient Sound 必然是相當大的,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採取盡可能「近麥」的策略來克服環境的問題。 【關於角度】 姿勢就是力量!!!
前面說過,在底噪和回聲大的空間,我們需要採取「近麥」策略;但近麥之後,噴麥就成為一大隱患。尤其我們錄音時,如果不戴耳機即時監聽(啟明錄音志工都是這樣工作的,不是嗎?),就只有等錄了一大段稿子,事後播放檢查的時候才會發現。如果等錄完一大段之後再重錄,就太耗時耗力了!所以,對麥時採取一個比較安全的偏麥角度,是較為保險的作法。
小牲第一次錄有聲書,用的就是啟明錄音間1~4現役的那種 AT9440 麥克風,當時就養成了固定的姿勢:書本放在正前方,右手按著書頁,左手持麥克風以略大於 45°角指向嘴部,並養成習慣,一律維持固定的角度和距離(大約只有 5cm)。後來換用了較為靈敏的麥克風,就根據麥克風的特性,將角度和距離稍作變動。總之,凡是能手持的麥克風,我絕不用架子!因為手持才容易維持固定的角度和距離。麥克風若是架在架子上,要想維持固定的對麥角度和距離,頭部就要避免轉動,當你的稿子是一本書的時候,這就很難辦到了!
說到偏麥(off-axis),職業配音員可能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在錄廣告、旁白時,都是麥克風固定在前方的架子上,手上拿著 A4 紙張印的稿子,臉正對著前方的麥克風,稍稍斜眼看稿配音的。但這種作法,對於長時間以書本為稿子,錄製大量有聲書的志工朋友們來說,是窒礙難行的!書籍越厚,越是不可行。再者,當我們使用的麥克風不是大口徑的 Studio Mic 時,適度的 off-axis 不至於使音色有明顯的折損,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噴麥的機率。關於這一點,有20年以上廣播節目錄製經驗的 Jeff Towne(Transom.org 的技術及器材大師)英雄所見略同。他這篇談噴麥的文章:P-Pops and Other Plosives,同樣是建議 Podcaster 們以 45°角的 off-axis 方式對麥的。 【變形的不科學對麥法】 不要這麼凶殘哪!
可能啟明的有聲書錄音志工朋友們上過小牲的課之後,得到一個概念:麥克風要差不多對到嘴角的位置。接著,再從這個概念演化成了一套比較奇葩的對麥方式:將麥克風架在架子上,置於臉頰的一側,然後低頭唸書。(見下圖)
這樣錄音的話,實際上麥克風是對準了臉頰的一側。這樣對麥比較可能的結果是:來自嘴部的氣流(承載著人聲中主要的聲波能量),會衝向桌面、電腦螢幕等處,這些聲波再經反射、折射,傳至麥克風;另有一小部分聲波是直接從嘴部傳到麥克風。由於麥克風收得直接來自嘴部的聲波能量較小,反射波的能量卻可能相當大,錄得的聲音多半會有較嚴重的回響(聽起來空空的)。因此,小牲曾於 2013-06-19 在 Facebook 的「啟明知音」社團(不公開,僅接受啟明志工加入)發布這張照片,請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對麥。 【實作驗證】
下面這段音頻,是在同一個房間(啟明錄音室第2間)、使用同一套設備的錄音結果。前一段(約20秒)路人甲的聲音,不僅底噪大,空間的回聲也十分顯著,這樣的收音結果,就算後製時再做個 Noise Reduction 也無法解決回聲的問題。後一段,是由 Sandra 同學錄的有聲書部分內容,收音就很乾淨,幾乎聽不出空間回響的問題,而這確實是在同一個錄音間 (2017年改裝前) 錄得的結果。
前一段路人甲的咬字和「病讀」教人不忍卒聞,非常抱歉。因為小牲手邊保留的聲音檔案有限,有清楚記錄在哪一間錄音的就更少了(路人甲並未成為錄音志工,請大家放心 ^_^)。既然要對比,當然要挑同一間錄得的聲音來比才有說服力(雖然啟明每一間的回響狀況都差不多)。小牲在 2013年曾花了點時間聽一些新進志工的錄音檔案,當時就發現不少志工朋友已能取得相當不錯的收音效果了,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概要數 Sandra 了。她錄的聲音往往是根本不必再用軟體做 Noise Reduction 就已經很乾淨了。Sandra 錄音時不用麥克風架,以手持麥克風就口,讓麥克風一直保持在貼近嘴角的位置,嗓門放開(不壓嗓),用比平時說話略大的音量唸稿。跟小牲所教的方式完全一致,
小牲拒看各式「病讀」充斥的台灣電視已經很多年了,但記得以前在電視上曾看過幾則廣告,配音員的聲音明明是劉明勳、鍾有道,但聲音聽起來「空空的」,似乎是在回響很嚴重的空間錄的音。心想,會不會是廣告製作時間太緊迫,沒時間進錄音室(或是勳哥、有道哥通告太滿,排不出班來),所以製作公司就私下請託他們臨時在家裡或是某個比較克難的場合錄的?他們可能不知道,即使在回響問題較大的空間錄音,也可以利用「近麥」的方式克服。也許職業配音員在錄音室待久了,把錄音室裡那套對麥的作法當成理所當然,甚至當成了宇宙唯一真理,不再思考其他錄音環境的不良因素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