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麥錄書?


2018-07-10 by Marvin  

  每一位有聲書的錄音志工大概都有一個夢想——如果能用耳麥錄書,那該有多好啊?!麥克風掛在頭上,雙手就能空出來拿書、操作電腦,多方便哪!是的,許多年前,小牲也曾尋尋覓覓,試過幾款耳麥,最後歸結出:(1) 如果是售價三、五百元的低價耳麥,這個價位能用上的麥克風,就別指望什麼了!全向型、雜音收得多、底噪大是它們共同的特徵,更糟的是:怎麼避都避不了的噴麥。 (2) 中高價位的耳麥,幾乎全是電競遊戲的天下,許多為特定遊戲而設計的耳麥,似乎錄得的聲音被加上了「怪怪的效果」,很不自然。

  最近麗鳳又再次向小牲問起耳麥的事,並說有志工去買了一副耳麥,發覺錄音效果實在不行,頗感苦惱。其實就在此前不久,小牲也在網路上看過不少耳麥,但從規格上來看,也沒有發現什麼合適的機種。



【Alteam AH-573M】

  話說那天剛巧響了幾聲雷,下了點雨,光華商圈比平時冷清。因為沒什麼客人,三創5樓 Alteam 的展售員讓我用他們的產品在電腦上試錄一小段。小牲發覺 AH-573M 這款耳麥錄出來的聲音比較自然(不像一般電競耳麥那種聲音被過度加工的感覺),而且粗略聽來,它錄得的聲音跟啟明館內現役的麥克風可說相去不遠。

 

  從規格表上的數據來看,麥克風收音的頻率範圍和鐵三角AT9440相近,難怪聲音聽起來相去不遠。

  原以為需要耳麥的志工大概只有少數一兩位,所以只是在 Line 上簡要提了幾句,並且清楚交代了地點在三創生活館5樓,讓真正有需要的人自己去挑。萬萬沒想到,大家 一言不合 就演變成集體委購的局面了。其實台北三創應該是交通方便,大多數人都很容易去的地方;不料,就因為一個外縣市的遠道者先開了口,於是一個膝關節損傷的老人家,就順水推舟淪為跑腿的......

  據悉,AH-573M 是 Alteam 公司好幾年前設計的產品(新款的多半比較側重遊戲「效果」),所以一次寄送十幾副,可能會碰到在倉庫中存放多年,耳罩皮已經出現龜裂的現象。那種人工蛋白皮放置若干年,是會龜裂的。不過,它的耳罩皮是可以更換的,原廠的耳罩皮聽說是300元。



【耳麥錄音の注意事項】

  1. 和獨立麥克風相比,電腦用的耳麥通常錄音的底噪較大、比較容易噴麥。要特別注意調整麥克風和嘴角的相對位置。

  2. 將耳麥插上 KX-2 外接聲卡使用時,如果希望錄音的同時能透過耳機及時監聽,可將 KX-2 外接聲卡切換到聊天模式,並在電腦上將聲音播放裝置設成外接聲卡,如下圖(以 Audacity 為例)。





【新麥上卡卡不知?】

  既然志工們用自備麥克風錄音的機會增加了,那麼無可避免的,大家都可能會遇到一種狀況:插拔麥克風之後,新插上的麥克風收不到音。USB外接聲卡仿佛「沒有察覺到」麥克風已經更換過了,這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自從八、九年前,小牲買了第一個 USB 外接聲卡(ASOUND Echo-2)以來,到近幾年用的客所思 KX-2 傳奇版,都偶爾會遇上這種狀況,通常只要把麥克風再拔掉,重插一遍就能恢復正常了。不只是外接聲卡,甚至 Samson、Shure 等音響大廠生產的大振膜 USB 麥克風都偶爾會有這種需要拔掉重插的情形。所以,小牲以為,大概所有的 USB 外接音效裝置(USB Mic 其實也內建了一個 USB聲卡,只不過它的麥克風是固定的,不讓你換),都難免會碰到這種狀況。

萬一遇上「新麥上卡 卡不知」的情況,小牲建議的故障排除作法:
  1. 將麥克風從聲卡上拔掉,再重插一次。
  2. 如果以上嘗試無效,可嘗試將聲卡的 USB線拔掉,重插。
  3. 如果以上嘗試無效,再嘗試將電腦重啟。

  通常只要將麥克風重插即可恢復正常,根本不需要將電腦重新開機。只有當問題出在電腦端時,重啟才有意義。如果問題出在電腦上的某些設定值亂掉了,啟明錄音間的電腦重啟之後能恢復原始鎖定的狀態,那麼這樣就能解決。還有一種狀況是不太可能在啟明出現的,有些特別老舊的電腦,作業系統是 win XP 甚至更早的版本,有時會抓不到 USB 裝置,必須重新開機才能抓到。

Q:拔 USB 線之前,電腦需要先關機嗎?
A:基本上,USB 裝置是支援熱插拔(Hot Plugging / Hot Swapping)的,所以插、拔時毋須關機。


Q:電腦先關機,再拔 USB 線,這樣才能防靜電突波?
A:任何產品要掛上 USB 的 Logo,都必須通過一系列測試。其中包含了 Inrush Current Testing,既然 USB 的工程規範要求能夠熱插拔,當然合格的 USB 產品都必須符合要求。再說,你以為電腦關機之後,USB Port 上就沒電了嗎?有些電腦在關機狀態,USB 插座上一樣是有供電的,除非你把電源插頭拔掉。

人是依著「信念」行事的,但我們常囿限於某個昔日建立起來的信念,而忽視了它可能早已不再適用於今日的環境。許多對 USB 熱插拔心存戒心的人,是肇因於昔日在 win 98、win 2000 等老電腦上遇到的狀況。那多半是因為當年的老作業系統在 USB 裝置的設定值當中,沒有「快速移除最佳化」,所以某些 USB 產品從電腦上拔除的時候出現故障。最常見的就是 USB 隨身碟之類的存儲裝置,在寫入未中止前就貿然拔除,有些存儲裝置因此損毀。即使到今日較新的作業環境,Windows 仍然會要求使用者先在工作列上「安全地移除硬體並退出媒體」,然後再拔 USB碟,目的就在確保拔除的時候,沒有任何寫入動作在進行。

各位可以注意一下,USB 音效裝置在 Windows 的「安全地移除硬體並退出媒體」中是不會列出來的,它沒有像 USB 存儲裝置那樣的顧慮。就小牲將近十年的各種 USB 音效裝置使用經驗而言,熱插拔是從來沒有任何問題的。

三十多年前,小牲受一位熱衷於攝影的學長影響,對 135單反相機涉入頗深。當時在軟片、沖印方面撒的銀子是相當可觀的。當年我們用的閃光燈,都是用鎳鎘(Ni-Cd)充電電池。因為 Ni-Cd 電池的記憶效應相當顯著,所以我們習慣上,每次充電之前都一定要想辦法把電「放乾淨」。Ni-Cd 是很耐操的,放電太深也不會死掉,充飽電又是一條好漢! → → → → → 世紀交替之際,我們迎來了鎳氫(Ni-MH)時代。昔日的老「信念」使得小牲和那位學長(當時已在美國),在太平洋兩岸,不約而同地各自弄死了十幾二十顆 Ni-MH 電池!

小牲和那位學長都是會細讀產品介紹和規格表的人,雖然 Ni-MH 電池一再表明「記憶效應不明顯」,但我們憑著昔日建立起來的舊「信念」,還是不放心。畢竟「記憶效應不明顯」不代表沒有記憶效應嘛!所以,我們都沿用以往的觀念,盡可能將電池的電放乾淨,再充電。結果就是一顆顆鎳氫電池因為過度放電,被我們親手害死了!這事是前些年學長回台灣和我聊起來,才驚覺兩人不約而同犯了相同的錯誤,只因為沒注意到新舊產品的某個細小的差異,依著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行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把的銀子。



返回  Layman's Play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