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到的聲波太小,該調哪裡?


Last Updated: 2023-05-28 by Marvin


  錄音的原始波形如果太小,雖然可以在電腦上放大;但如果在軟體上調整時,必須做出 +12dB,甚至是 +16dB 的程度才能得到飽滿的音量,那還是太誇張了點。特別是在「宅錄」的環境,也就是在沒有專業的隔音、吸音的環境錄音的話,應該儘量避免這麼大的增幅。如果能取得較為飽滿的收音效果,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志工同仁在錄書時,如果最初(在調整音量之前)錄得的聲波偏小,也就是類似下圖這樣,請按照本文所提示的幾個要點,設法改善收音效果。






【錄音介面】

  請檢查客所思聲卡的設置,將所有影響錄音音量的旋鈕都開到最大。首先,在電腦桌面上找到「客所思聲卡」的 icon(XOX KX-2),打開其控制面板,將錄音音量調到最大值(15):






  其次,在客所思聲卡正面找到「話筒音量」旋鈕,將它轉到最大(五點鐘方向):











【系統音效】

  除了錄音聲卡之外,還要檢查系統音效中的輸入設定。請在工作列上找到喇叭圖示,對它按滑鼠右鍵,開啟 Windows 的「系統 → 音效」設置畫面。首先看到的是聲音【輸出】裝置:





  接下來,往下捲動,可以看到聲音【輸入】裝置:





  我們的聲音輸入裝置是 XOX KX-2(客所思 KX-2 傳奇版外接聲卡),請確認它的音量也要調到最大值 100%。










【對麥】

  如果以上各項都已經調到最大了,而收錄到的聲波卻仍然偏小,那麼就該檢討嘴部與麥克風的相對位置是否距離太遠或角度太偏了!。關於「對麥」這件事,是每位錄音者都不能輕忽的頭號大事。找到嘴部和麥克風之間最適當的距離和角度,是取得理想收音效果的重要關鍵。相關細節,還請參閱拙文 對麥,你對對了嗎? 這裡只提醒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或許是我們所用的麥克風太細小,太沒存在感了(尤其是第1~4錄音間所用的那支 AT9440),許多人不知不覺會變成下圖這種對麥方式 —— 用臉頰對麥


如果放在架子上會演變成這種母湯的對麥方式,那麼最好還是改用手持,以確保理想的距離和角度。




  小牲在課堂上一直強調「手持」麥克風是我們錄書最理想的做法。因為手持的方式,最容易將麥克風維持在理想的角度和距離,是取得良好收音效果最簡單易行的做法。如果要將麥克風架在架子上,並取得理想的收音效果,那麼你必須有很強的對麥意識!你必須時時刻刻有意識地維持頭部與麥克風之間的角度和距離不變,即便有時必須斜眼才能看到書上的文字,仍然堅持確保對麥的角度和距離不變。如果沒有很好的對麥意識,是很難做到的。



返回  Layman's Playground